锐评|究竟是你在刷手机,还是手机在“刷”你

锐评|究竟是你在刷手机,还是手机在“刷”你

最新发布的《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(2025)》显示,截至2024年底,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.4亿人。换算下来,平均每10个中国人里,就有7个人刷短视频,人均每天刷短视频时长高达2.6小时。

这一统计数据和我们的切身体验并不违和。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:打开短视频平台,说好的“就刷十分钟”,结果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两个小时;明明累到想睡觉,却忍不住再看“最后一个”;有时连屏幕里播什么都模糊了,指尖的“划动惯性”还刹不住车……这也不免让人恍惚,究竟是你在刷手机,还是手机在“刷”你?

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评出的2024年度热词“脑腐”,就曾形象描述了这种时代“病症”。置身于数字时代,网络与现实生活的联系,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。从刷短视频到逛直播间,从浏览新闻到互动点赞,人们习惯于每天在各大平台来回切换,时不时还会产生“获取了很多信息”的幻觉。可事实上,这些信息有无价值姑且不论,重要的是人的大脑接受不了“超载”。很多时候,昨天全网霸屏的新闻,今天已无人记得;本想打开手机看些深度内容,却一整天都在“吃瓜”“看戏”;睡觉前放下手机才发现,除了身心俱疲外毫无收获……正如很多人吐槽的,手机越刷越难停,算法越来越“懂我”,可获得的似乎越来越少了。

国外一项研究表明,现代人每天通过手机、电视、电脑等设备接收的平均信息量约为74GB,远超中世纪普通人一生阅读量的总和。与此同时,也有人预言,理论上未来人们接触到的信息、吸收到的信息、真实需要的信息,三者之间的鸿沟正不断扩大。这也意味着,今天的我们享受着前所未有的“信息自由”,但也很可能在无边无际的信息汪洋中深陷“认知困境”,越来越难以专注。特别是网上还充斥着大量真假难辨、收割情绪的垃圾信息,也很容易让人喘不过气来。

“信息过载”的时代,该如何给大脑“减负”?彻底“断网息屏”并不现实,真正要做的是学会同芜杂的信息共处,尽可能保持独立思考、深度思考的能力。最近一段时间,“数字极简”的生活方式迅速走红,越来越多人开始审慎使用一切数字工具,使其尽可能少地侵蚀现实生活。这样的理念开了个好头,放下手机,多面对真实的世界、看见真实的人,才能让有限的时间真正属于我们自己。

无论时代如何飞驰,人永远是自我的主宰。保持专注、清醒生活,找回被“偷走”的注意力,方能守住内心那片安宁。

图源:视觉中国

更多热点速报、权威资讯、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

来源:北京日报客户端

流程编辑:U022

如遇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。版权侵权联系电话:010-85202353

相关推荐

美国🇺🇸
365速发app下载平台注册

美国🇺🇸

📅 06-29 👍 266
阴阳师6星太鼓能得多少勾玉,掌握六星太鼓合成技巧
365速发app下载平台注册

阴阳师6星太鼓能得多少勾玉,掌握六星太鼓合成技巧

📅 06-30 👍 832
苹果国行和港版哪个好
365bet体育投注官网

苹果国行和港版哪个好

📅 06-29 👍 786